楊渡:民間的善良比政治上的語言衝突更長遠

楊渡:民間的善良比政治上的語言衝突更長遠

“廣東的三山國王祖廟是客家人很著名的民間信仰,有機會的話,我一定要去看!”“民間的善良,比政治上的語言衝突更長遠。”在5月24日在深圳舉辦的聚焦2024文化強國建設高峰論壇—— “人文灣區 機遇灣區”分論壇上,著名作家、臺灣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表示,兩岸的文化血脈相連,根深蒂固。臺灣的歷史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命運緊緊聯結在一起,但是兩者之間的故事還沒有被充分訴說。

楊渡在論壇現場

 

臺灣民間信仰大部分來自大陸

楊渡表示,臺灣民間信仰的神明有上百個之多,大部分皆自大陸分靈而來,如保生大帝、王爺、廣澤尊王、清水祖師、開漳聖王、關聖帝君、觀音佛祖、臨安尊王、法主公、臨水夫人、三山國王等,在大陸福建、廣東地區皆有祖廟,其中三山國王就來自廣東,有機會他也想去看看。

據他瞭解,兩岸開放宗教交流後,有不少臺灣廟宇組團前往謁祖進香,各具特色,值得社會各界多方探究,方能掌握兩岸民間信仰交流的完整面貌。

據楊渡瞭解,唯一臺灣在地供奉的神,而且在主要廟宇都有供奉的神,是鄭成功/開台聖王,國姓爺。鄭成功代表了臺灣同胞的意識認同,而鄭成功做的很多事,都是愛國主義的——比如警告荷蘭人菲律賓西班牙人要善待漢人移民到臺灣的經商者,因他們都是“我漢人子民”。

楊渡在論壇現場

 

民間的善良比​政治上的語言衝突更長遠

楊渡表示,兩岸的民間文化血脈相連,即使政治上有人想“去中國化”,但根深蒂固的血脈存在每一間廟宇之中,每一根民間的香火之中,每一個虔誠膜拜的心靈之中。因此,不要因政治上的口號,而改變了對臺灣民間的信心。年輕世代也不是被洗腦的一代,否則就不會有新興政治現象。

楊渡還向現場觀眾講了一件往事:2023年清明節,他回鄉去媽祖廟拜拜,隨口問起“臺灣會不會戰爭”的話題,廟裡老人的回答非常一針見血:“這是美國人‘用別人的拳頭拇舂石獅’。”

“用別人的拳頭拇舂石獅”是一句老台語,意指用別人的拳頭去擊打石獅子,自己的手不會痛,老人的意思,說的正是美國把臺灣當“工具人”,來圖謀自己的利益。

楊渡建議,要想瞭解臺灣民間社會,不如去廟口長坐,找人泡茶聊天。不要急於表達立場和說法,而應帶著人情與溫情,從地方故事開始聊。兩岸舉辦信俗交流活動,連結大陸祖廟與臺灣各地廟宇關係,除了宗教信仰活動,還可以用更為自由往來的方式進行。

文字、視頻/楊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