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區 152年白塔寺藥店變身「博物館」

北京西城區 152年白塔寺藥店變身「博物館」

新設中藥牆文創堂 零距離體驗中藥文化
中藥打卡牆展示各種藥材,互動體驗區秀出中藥傳統技藝……位於阜成門內大街的白塔寺藥店日前煥新亮相。百年老店打破傳統藥店固有形式,變身可以零距離體驗中藥文化的「趣藥店」,讓人們購藥之餘,感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白塔寺藥店始建於1872年,已有152年歷史。百餘年來,藥店曾歷經多次重裝改造。2013年,藥店從5層降至2層並重裝,彼時修建的「鹿鼎」式明清風格外觀保留至今。今年,藥店又迎來全新升級。


走進煥新重裝的白塔寺藥店,一片中藥打卡牆映入眼簾,艾葉、梔子、芡實、麥冬……各類有機藥材被裝進一個個透明玻璃盒中,鋪滿整牆。在旁邊的互動牆上,各種藥方被做成立體「魔方」,顧客只需旋轉「魔方」,就能看到不同藥方所用的藥材實物,還能掃瞄二維碼觀看藥師講解,了解藥方原理。
繞過打卡牆走進店內,櫃檯售藥的傳統形式被全新的開放式貨架取代,處方藥、非處方藥、非藥品區的分區一目瞭然。消費者可在選藥時接受藥師的指導。藥店二層在完整保留開放式中藥飲片調劑區和妙應堂中醫診所的同時,創新設立了文創堂,展出冰箱貼、香囊等各類融入中醫藥文化的文創產品。家住附近的劉女士說,藥店升級後變得更加年輕時尚,不僅滿足了購藥需求,也像一座中藥博物館,讓人們全面感受中藥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後的白塔寺藥店還新設互動體驗區,開展各類中醫藥研學活動。「今天我們帶來的是中藥蜜丸和中藥水丸傳統技藝體驗。」藥師們現場展示中藥炮製過程,剛製作好的山楂丸口感酸甜,吸引顧客紛紛品嚐。研學活動體驗週期間,消費者還能參與製作中藥靈芝盆景、中藥團扇、端午香囊等研學活動。(馬婧/文 方非/攝)

150餘件文物檔案亮相長城展

《薪火相傳 共礪國魂——慶祝「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四十週年專題展》近日在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水景庭院東區亮相。150餘件文物、圖片、檔案等展品,系統展示「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取得的成就,揭秘長城北京段保護工作中鮮為人知的故事,邀觀眾續寫保護與傳承長城文化遺產的新篇章。
1984年7月5日,《北京晚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則活動啟事——聯合八達嶺特區辦事處等單位發起「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開啟了全社會保護中華文化遺產、保護長城的嶄新局面。國家領導人欣然為活動題詞;海內外各界人士紛紛捐款、捐物;秦皇島、天津、嘉峪關等長城沿線城市也陸續開展集資修長城活動……悠悠四十載,一幕幕感人場景、一張張可敬可愛的面孔,仍令人心潮澎湃。

專題展中,觀眾在《北京晚報》《北京日報》版面上瞭解「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取得的成就。

150餘件展品按照「巍巍長城鑄我魂」「領導人題詞振民心」「萬眾一心襄益舉」「丹心永駐護國魂」四個部分展出。一批珍貴史料首秀,帶領觀眾重溫過往。
當年的北京晚報記者蘇文洋是社會贊助活動的首倡發起和組織者,一封由他起草的北京晚報呈報給北京市委、市政府的請示報告中,道出了媒體人積極參與長城保護事業的初心:「綿綿長城,不可能在短期內靠國家撥款修復,當此國家百廢待興之際,更是資金短缺之時……中國人民有能力、有責任和國家一道保護中華民族的象徵——萬里長城。」


「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社會贊助活動自發起以來,得到了中國人民和海外華僑的熱烈響應。全中國上千萬人踴躍參與,巴基斯坦、希臘、美國等26個國家和地區的團體也積極捐款,募集資金達數千萬元。展覽中,一份份泛黃的文物工作簡報、社會贊助登記表、捐款名單等檔案,一個個報紙版面上的「豆腐塊兒」,還原出更多歷史細節。楊振寧等18位美籍華裔科學家為「愛我中華 修我長城」捐款;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拯救威尼斯及修復長城」活動,為北京捐款100萬法郎;希臘「船王」拉特希斯以全家的名義捐款100萬美元……往事如昨,餘霞成綺,一段段動人故事,體現「眾志成城」的赤子之心。
近年來,隨著長城保護理念的更新、保護手段不斷提升,古老長城煥發新生。展覽還通過3D打印模型、多媒互動展項等,展示了長城保護的「北京經驗」。(李祺瑤/文 武亦彬/攝)

特效影院免費開放
「大白球」27米穹幕展開科技宇宙

坐落於北三環安華橋邊的「大白球」,是不少北京市民童年難忘的地標建築。這裡曾是中國科技館老館的球幕影院,如今已變身北京科學中心特效影院。北京科學中心日前發佈了2024年暑期活動安排,特效影院面向個人觀眾免費開放,每週三至週日每天都將提供3至5場免費科技電影觀影活動。暑假期間,500多場科學教育活動將陸續舉行。
天體在宇宙中的運轉軌跡是怎樣的?航天器與空間站如何手動對接?火星表面呈現怎樣的景象?半躺在座位上,茫茫宇宙在眼前直徑達27米的球幕上顯現,特效影片《太空探索》帶領觀眾穿越深邃的太空。

北京科學中心特效影院暑期向個人觀眾免費開放。

此前,北京科學中心已面向團體免費開放了球幕影院科技電影的放映活動,在此基礎上,特效影院面向個人觀眾免費開放,觀眾可實名預約3日以內的觀影票。球幕影片每部時長在20分鐘至45分鐘不等,題材包括天文星空、科學工程、海洋生物、動畫等,將提供沉浸式的科普體驗。

半躺在座位上觀看特效影片《太空探索》,茫茫宇宙在眼前直徑達27米的球幕上顯現。

暑假期間,「2024北京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將舉行。標準化、模塊化、可移動設計的流動科技館,將把展品送進公園、社區、教育基地等場所,根據各年齡層、各地區公眾的不同需求配置主題資源,提供公益性科學教育服務。
同時,「首都科學講堂」每週都將邀請院士、專家與觀眾面對面,暢聊前沿科學。

500多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帶領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的「科學暑假」。

「為了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我們策劃了一系列科學教育活動,吸引更多青少年走近科學。」北京科學中心副主任霍利民介紹,北京科學中心將開啟「快樂暑假 科海揚帆」活動,500多場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帶領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的「科學暑假」。
其中,7場科學夏令營活動將陸續開展。比如,「紅領巾講科學實訓營」將幫助100名紅領巾小學員成長為科學傳播者;「AI少年的探寶之旅」帶領孩子們探尋人工智能的奧秘;「AI童行 智創未來」科技賦能女童夏令營鼓勵女孩子未來在科技領域綻放光芒。(劉蘇雅/文 和冠欣/攝)

中外青年湖廣會館感受茶文化

聽一曲《高山流水》、在湖廣會館戲樓裡感受傳統文化、品一杯沁人心脾的香茗…… 「京味茶韻」國際青年茶會日前在有著200餘年歷史的湖廣會館舉行。來自法國、英國、日本、印度、俄羅斯等28個國家的50多位中外青年代表、專家學者及茶文化愛好者在此以茶會友,緣結北京。
坐落在西城區虎坊橋地區的湖廣會館是中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現存擁有戲樓的重要會館之一。曾經,梅蘭芳、譚鑫培等眾多梨園名家在此登台表演。而伴隨著《高山流水》的琴音,這裡迎來了50多位中外青年代表、專家學者和茶文化愛好者。


台上,老捨茶館茶藝隊演員們手持兩把長嘴茶壺,在音樂伴奏下上演「花式」茶藝。蘇秦背劍、海底望月,高難度的身段讓台下觀眾頻頻舉起手機拍攝。隨著熱水從壺嘴傾瀉而出,一碗香茶即成,掌聲響成一片。
熱鬧的節目過後,茶藝師登台開講,向大家介紹中國茶文化、茶葉分類,並分享品茶門道。聽著茶藝師的介紹,國際友人舉起杯,聞茶香、品茶味,感受其中的滋味和奧妙。


「我很喜歡中國茶道的獨特儀式感,這種精緻的儀式感吸引著我,我願意投入時間去學習和體驗。」印度青年德偉表示。
來自日本的植野友和說:「日本茶道跟中國茶文化同生一脈,充分汲取了中國茶文化中的養分。」

老捨茶館茶藝隊演員們手持兩把長嘴茶壺,在音樂伴奏下上演「花式」茶藝。

品茶之餘,青年們在專業老師指導下製作起了中國傳統特色香囊,收穫滿滿。老戲樓裡洋溢著笑聲,每個人的臉上寫滿了輕鬆、愜意。
「京味茶韻」國際青年茶會是中外青年文化對話配套活動之一。後續,中外青年文化對話還將通過系列活動為中國和世界各國的青年朋友搭建交流思想、互學互鑒、增進友誼的平台,讓世界各國的青年朋友多角度、全方位、寬領域地感受新時代北京、新時代中國的建設與發展。(張驁)

北海荷花節兩條線路帶您品荷香
北海公園第二十八屆荷花節如約而至。公園為遊客們推薦了兩條精品遊覽線路,還更新了部分仿古遊船,為遊客帶來更好的賞荷體驗。


荷花節是北海公園的傳統盛事。今年,公園擴大了展覽規模,花卉佈置面積達到4500平方米。其中,瀛洲紅、完素等50余個品種的盆荷競相綻放,輝煌、霓翎、豐媚等品種的150余盆碗蓮同時亮相,公園的湖蓮種植面積達到了8000平方米。
為了讓遊客更好地欣賞北海公園的水上風景,公園更新了50條仿古遊船,並據天氣和光照條件適時延長遊船服務時間,滿足遊客需求。


兩條精品遊覽線路
線路一:從公園南門步行至南門荷花船碼頭,乘坐搖櫓船穿行在碧波蕩漾的荷花海中。
線路二:漫步至闡福寺與萬佛樓遺址景區,這裡荷花與古建築完美結合。遊客可欣賞到品種繁多的碗蓮,它們或含苞待放,或嬌艷欲滴,與周圍的古建築相輝映。(任珊/文 程功/攝)

北海公園邀您璀璨夜裡畫中遊

盛夏來臨,北海公園策劃的一系列晚間文化活動連番登場。市民遊客可在五龍亭和靜心齋正門前免費觀看民樂演奏,在園中園裡沉浸式聆聽古箏、昆曲,在池水畔欣賞迎賓舞。
傍晚7時,天還沒黑,五龍亭和靜心齋正門處已響起悠揚的民樂聲。隨著夜幕降臨,北海公園換上了璀璨夜裝,白塔、漪瀾堂、五龍亭、小西天等標誌性景觀被點亮。晚8時,園中園靜心齋迎來了購票參與深度遊的遊客。

在北海公園靜心齋景區,舞蹈演員為遊客帶來獨舞《雨碎江南》。

去年,北海公園首次推出《印·靜心》文化深度體驗活動,今年活動延續去年的理念,深度融合園林、戲曲、非遺等多個文化元素,通過「文化+」的理念,為市民遊客提供沉浸式遊園體驗。
步入靜心齋景區,古箏獨奏《高山流水》在韻琴齋悠揚響起,瞬間將遊客帶入一個古典雅致的世界。昆曲《牡丹亭》的經典片段與現代燈光秀的巧妙結合,讓人彷彿穿越時空,感受那份獨有的靜謐與美好。茶藝表演、琵琶與洞簫合奏《春江花月夜》、獨舞《雨碎江南》以及舞蹈《驚鴻舞》等節目輪番上演,遊客看得十分投入。(任珊/文 程功/攝)

家門口的普惠養老
最近,位於西城區南橫西街的白紙坊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成為周邊老年人的「熱門打卡地」。每逢飯點,老人們紛紛來到這裡的社區餐廳享用老年餐,餐廳裡繁忙時「一座難求」。

西城區白紙坊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的小院古樸典雅。

「這裡太實惠了,我打了5樣菜才14塊錢。」提起這裡的飯菜,王阿姨讚不絕口。原來,這裡採用自助餐的形式,老人吃多少就打多少,而且葷素菜品一個價,稱重計費。這樣一來,既幫助老人省去了算賬的煩惱,還能讓老人吃得更豐盛。
王阿姨家住豐台區方莊,之所以來這裡用餐,是因為93歲的老母親就住在後院的托老服務區。白紙坊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設有60張托老床位,四合院風格的建築和工作人員的專業照護讓她非常滿意。「在二環裡能有這麼一個養老床位,太難得了。」她說。

西城區智慧養老大數據平台準確提升信息數據的利用效益。

白紙坊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是一家新掛牌的區域養老服務綜合體,總建築面積3058平方米,集社區餐廳、老年學堂、便民服務站、京惠養健康管理、中醫診室、心理咨詢室、調度中心、適老化展示、托老服務等功能於一體,能夠為老年人提供綜合性、普惠型、專業化的養老服務。
為給老年人提供「家門口」的普惠養老服務,今年,北京將佈局建設100個街道(鄉鎮)區域養老服務中心。

2024北京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四季青論壇上,觀眾現場體驗居家養老服務。
2024北京養老服務行業發展四季青論壇上,觀眾現場體驗居家養老服務。
「父母食堂」受到周邊居民的廣泛歡迎,午餐時間,前來買飯的居民絡繹不絕。

眼下,「老老人」已成為社會的「急難愁盼」。截至去年底,北京市常住老年人共有494.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22.6%,比2022年底增加29.7萬人,平均每天淨增800人。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北京市老年人口還將持續增長。(王琪鵬/文 金瑤/攝)

「胡同開門」文創地圖圈粉年輕人

「仙想想」個展和「仙騎行」胡同微度假日前在西城區大柵欄地區舉行。參與者從前門西河沿附近的「隱世·疊院兒」胡同民宿騎行出發,在老城穿梭,打卡胡同小店。活動中,「胡同開門」文創地圖受到年輕人追捧。

遊客通過文創地圖找到胡同中的有趣小店。

展覽中,胡同照片、文創茶杯等吸引參觀者的目光,其中最具人氣的是一張「胡同開門」文創地圖。
這張地圖折疊起來比手掌略大,打開地圖,正面是北京老城示意圖,天壇、鼓樓、正陽門等標誌性建築周邊,標記了19個北京胡同新去處。背面是這些新去處的圖文介紹,掃碼還能觀看「胡同開門」短視頻。


2022年5月,北京日報社「胡同裡的北京」融媒體工作室成立,並孵化胡同開門、胡同冷知識、胡同青年三個子欄目,收穫大量粉絲。這張文創地圖正是「胡同開門」欄目從拍攝過的空間裡擇優推薦的精華。
「這張地圖把我們這些愛胡同的人聯繫在一起。」「隱世·疊院兒」聯合創始人、90後香港女孩何佩珊表示,她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通過活動和「胡同開門」文創地圖,愛上胡同、愛上北京。(張驁/文 何佩珊/供圖)